三代匠心薪火传,廿载耕耘结硕果 ——《世界蓑藓属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英文专著全球出版
发布人:陈婉娴  发布时间:2025-05-16   浏览次数:11

春华秋实,薪火相传。上海师范大学苔藓研究组秉持三代学人的严谨治学精神与不懈探索,历经二十余载持续努力,于2025年出版英文专著Taxonomy and Systematics of the Genus Macromitrium (Orthotrichaceae, Moss) in the World(《世界蓑藓属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这一重要学术成果由科学出版社与法国EDP Sciences出版社联合面向全球发行。这部凝聚团队心血的专著,不仅为我国苔藓植物分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生动体现了研究组三代科研工作者“择一事,终一生”的科研执着与“久久为功”的学术传承。本项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2100171、31370233、30970184、30570121)、国家留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编号:20YF1435500)及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2019)资助。


廿载潜心磨一剑,求索路上绽芳华

自2003年起,在曹同教授悉心指导与引领下,上海师范大学苔藓研究组郭水良教授、于晶教授、李丹丹副教授等核心成员,秉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研专注精神,对中国、亚洲乃至全球范围蓑藓属Macromitrium植物展开了系统性的分类修订工作。二十年如一日,团队成员以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篇,科学记述了3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提出了2个新组合及38个新异名。这些研究成果为全球苔藓植物多样性的深入认知和有效保护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提升了我国学者在国际苔藓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三代匠心传薪火,赓续学脉谱新章

作为我国苔藓植物学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团队,上海师范大学苔藓研究组的发展历程,是三代学人接力奋斗、潜心治学的真实写照。学科奠基人曹同以其深厚的学术积累和“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为团队确立了研究方向并垂范后学。郭水良和于晶作为团队中坚力量,积极承担学术责任,带领李丹丹等青年学者接续奋斗,将研究视野从区域性研究逐步拓展至全球性综合研究。目前,新生代科研人员亦在前辈的悉心指导下,致力于学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为该特色学科方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代学人薪火相传,以“择一事终一生”的科研定力,持续推动学科发展。

 


专著出版惠四方,中华智慧益全球

此次面向全球出版的英文专著是研究组二十年学术探索与积累的系统性成果。该著作对全球蓑藓属植物共计256个分类单元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考证,编制了详尽的分种检索表。书中对各物种的主要识别特征、引证模式标本和代表性标本均进行了细致描述,并附有完整异名目录、清晰的地理分布信息和生境特点。值得一提的是,专著还收录了绝大部分种类的科学绘图以及主要形态类群的彩色照片,清晰展现了研究的严谨细致。这部著作的出版,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及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彰显了中国学者在国际苔藓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


初心如磐担使命,久久为功践真知

面对基础学科研究周期长、成果发表难的特点,团队负责人郭水良教授表示:“植物分类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石之一,其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与积累。研究组三代成员接力探索,这既是一份重要的学术使命,也是对自然敬畏与科学精神的传承。”展望未来,上海师范大学苔藓研究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遵循严谨学风,在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领域持续深耕,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环境质量监测等关键领域的应用与转化,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供       稿:李丹丹

责任编辑:陈婉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