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点介绍
一、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
生物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于2021年获批生物学博士一级学位授予点。生物学博士点主要涵盖以植物光合作用和生殖发育为亮点的植物学科、以水稻和园艺作物的基因组学为主的遗传学学科、以次生代谢调控及结构生物学为核心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以昆虫分类和系统演化为重点的动物学学科和以合成生物学及环境微生物互作为特色的微生物学学科,在上海市高校中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生物学博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26人,其中包括国家级人才8人。生物学博士点科研实力雄厚,在5个支撑学科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如系统揭示了植物花粉发育以及雄性不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在复杂农艺性状和杂种优势遗传基础解析、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挖掘以及特色功能稻及蔬菜育种方面成果颇丰,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承担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0多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
二、二级学科研究方向
二级学科 方向 |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 |
植物学 | 由6位教授、7位副教授组成的团队,重点开展植物生殖发育调控和光合作用机制的研究。系统揭示了植物花粉发育以及雄性不育的分子调控机制,鉴定了叶绿体发育相关的关键基因,解析了光合机构的结构与组装机制,在Nature Plants、Plant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等杂志上发表40多篇高质量论文。主持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30多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各1项。 |
遗传学 | 由5位教授、7位副教授组成的团队,面向都市农业,重点开展水稻、蔬菜的基因组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在复杂农艺性状和杂种优势遗传基础解析、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挖掘以及特色功能稻及蔬菜育种方面成果颇丰。已在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杂志上发表30多篇高质量论文。近年来主持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多项国家或省部级课题。 |
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 由4位教授、7位副教授组成的团队,在揭示光信号转导机制、植物抗逆机制、基因编辑技术以及中药活性成分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包括Cell、PNAS、Plant Cell、Gene& Development、Cell Host & Microbe等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30多篇高质量论文。主持国家青年人才、973计划等项目40余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三等奖各1项。此外,在中药活性成分的成果转化利用方面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微生物学 | 由5位教授、7位副教授组成的团队,重点开展天然药物微生物合成、关键使能技术开发、植物-微生物互作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提升了多个重要微生物药物的生物合成效率,阐明了病原微生物致病机理及其与寄主分子的互作网络。主持国家青年人才、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任务、973与86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在Nature Genetics、PNAS、Current Biology、Cell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ACS Synthetic Biology等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高质量论文。 |
动物学 | 由5位教授、6位副教授组成的团队,重点解析了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造血干细胞更新和扩增的机制、以及隐翅虫区系分类与系统演化机制。在Blood、Stem Cell、PNAS、Current Biology、Molecular Cell、Genome Biology等杂志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先后主持国家97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科技部基础研究专项课题1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科学普及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获上海市首届科普教育创新奖个人二等奖。 |